新安晚報 安徽網(wǎng) 大皖客戶端訊 主城區(qū)四條道路擬以文房四寶命名,其中三條是早已建成通車的主干道,宣城市民政局近日發(fā)布的一則公示引起較大爭議。有市民認為將兩條以古城門的名字命名的道路改名,會淡化宣城的歷史記憶。也有市民認為改名應該提早征求市民意見。新安晚報、安徽網(wǎng)、大皖客戶端記者從宣城市民政局了解到,此次道路命名(更名)是為了擴大宣城作為“中國文房四寶之城”的知名度,相關部門正在收集市民意見。
公示
四條路名改成“筆墨紙硯”
專家學者研討過的
5月24日,宣城市人民政府網(wǎng)站上發(fā)布了一則《關于命名(更名)部分城市道路的公示》,公示的發(fā)布單位是民政局,其中提出,宣城市地名辦擬以“文房四寶”為主題命名(更名)四條城市道路。其中,尚在規(guī)劃階段的蕪宣機場連接線擬命名為宣筆大道,寶城路擬更名為墨香大道,薰化路擬更名為宣紙大道,響山路擬更名為宣硯大道。
公示中稱,這一次對城市道路命名(更名)是“為進一步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擴大‘中國文房四寶之城’知名度,提升‘多彩宣城、山水詩鄉(xiāng)’城市品牌形象”,名稱是“根據(jù)有關地名專家、學者研討形成的意見”。
公示時間為2018年5月24日至6月9日,在此期間,宣城市民可以通過公示中公布的電話和電子郵箱提出意見和建議。
爭議
“這幾個路名真的不好聽”
“原路名更有歷史感”
公示發(fā)布后,在宣城市民中引起了較大爭議。“寶城和薰化都是宣城古城門的名字,這樣一改,歷史記憶都沒有了。”宣城市民丁先生說。
據(jù)記者了解,明清時代的宣城縣老城有五處城門,分別是泰和門、薰化門、寶城門、拱極門、陽德門,現(xiàn)在宣城市區(qū)以古城門命名的道路有薰化路、寶城路、拱極路和陽德路。不少市民認為,如果將寶城路和薰化路改名,關于宣城古城歷史的記憶將更少。
據(jù)介紹,宣城市區(qū)的薰化路和響山路多年前分別叫宣涇路、宣港路,更名多年之后,現(xiàn)在再次改名可能又要換路牌、門牌等各種與路名相關的信息,也會很麻煩,“現(xiàn)在很多人說這兩條路,還是說宣涇路、宣港路。這個名字還沒適應,又要改名字了。”
“為擴大文房四寶知名度改路名我贊同,但這幾個路名真不好聽。”宣城市民葉女士告訴記者,宣城作為“中國文房四寶之城”,可以在路名中加入文房四寶的元素,但是她認為應該起一些更有文化韻味的名字,“宣筆大道、宣紙大道、宣硯大道說起來感覺怪怪的。”
“主干道改名這么大的事難道不應該提前征求市民意見嗎?直接公示是不是晚了點?”丁先生說。記者注意到,在宣城一家微信公眾號發(fā)起的是否贊同新命名的投票中,25%的人投了贊同,75%的人不贊同。
回應
是為打響“文房四寶之城”
最終是否更名還待定
“路名是一種文化載體,將這四條道路以文房四寶命名或者更名,是為了擴大‘中國文房四寶之城’的知名度。”宣城市民政局一位相關負責人昨天告訴記者,之所以選擇這四條路是經(jīng)過反復研究的。其中蕪宣機場連接線未來肯定是一條重要道路,薰化路是通往宣紙之鄉(xiāng)涇縣的干道,響山路是從宣城市區(qū)去往宣城中國文房四寶城的唯一道路,寶城路是從宣城市區(qū)向北去往蕪湖、合肥等方向的主要道路。
這位負責人表示,以宣筆、宣紙、宣硯、墨香命名,在擴大“中國文房四寶之城”知名度的同時,也比較通俗易懂,“比方說市民向外地的親友介紹自己住在宣紙大道哪一號,既說了地址也宣傳了本地特色。”
據(jù)介紹,宣城市地名辦已經(jīng)收到了不少市民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正在收集匯總,并會向上匯報。目前離公示截止時間還有十多天,最終是否會更名、如何更名,暫時還不能確定。
新安晚報 安徽網(wǎng) 大皖客戶端記者 曹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