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前語:“中國夢·大國工匠篇”大型主題宣傳活動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和中華全國總工會聯合開展,中央新聞網站、地方重點新聞網站及主要商業(yè)網站共同參與?;顒又荚谏钊雽W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通過采訪報道基層工匠典型,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全網全社會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yè)風氣。
中國西藏網訊 看見吳福全的時候,記者們都略感驚訝。跟已有概念中經驗豐富的工匠不同,吳福全很年輕,只有32歲,還長了一張一笑就露酒窩的娃娃臉。
11月15日,“中國夢·大國工匠篇”重慶站采訪活動來到重慶百立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立豐),吳福全在這里擔任工程部經理。
圖為吳福全(中)介紹他所負責生產的部分產品。攝影:楊月云
百立豐是一家研發(fā)、營銷智能終端的高新科技企業(yè),目前的主打產品是智能手機。因為手機生產需要靜電防護和粉塵防護,記者不便進入車間,穿著拖鞋的吳福全就在透明的車間外,簡要介紹手機的生產流程。
圖為吳福全(前)簡要介紹手機生產流程。攝影:楊月云
面對陌生的鏡頭,吳福全略顯拘謹。但是說起熟悉的生產線,他的話就多了起來。手機的哪些部分是由機器拼裝,哪些需要人工組裝,哪些是焊接,每一道工序怎么操作,吳福全如數家珍。
圖為生產線上作業(yè)的年輕人。攝影:楊月云
談起自己的工作經歷,吳福全說,他的老家在1000多公里外的廣東河源。2006年,21歲的他來到重慶參加工作,最初做售后服務,后來轉到了生產線。
剛開始工作時很辛苦,因為勞動強度大,吳福全常常干到手都麻木,所幸是無鉛的錫焊,車間也有排煙系統,不會對身體有損害,但是因為操作目標太小,線路板密集,非常耗費眼力,非??简灩と说募夹g,如果焊接略有不當,就有可能出現微小的內部問題,表面看不到,實際卻影響線路板的運行功能。
圖為吳福全(身穿黃衣者)與流水線上的同事溝通。攝影:楊月云
吳福全就是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脫穎而出的,2年的時間里,他的錫焊技術越來越精湛,甚至超過了當年教他的師傅,成為百立豐公認的“錫焊第一人”。不僅如此,吳福全還把焊接不良品率控制在千分之一以內。而最好的焊接機器人,也只能控制在百分之五以內。
企業(yè)負責人獨具慧眼,于是,比機器人水平還高的吳福全,逐步走上了管理崗位。
圖為吳福全(左)與媒體記者交流。攝影:楊月云
最初以為自己會像其他同齡人一樣不斷跳槽的吳福全,因為出眾的工作能力、認真踏實的工作態(tài)度和企業(yè)的重視,一直留了下來。他曾經給自己定過目標,什么時候成為技術員,什么時候成為工程師。但是實際的成長速度,超過了他的預期。
吳福全說,雖然說如果遇到了繞不過又比較難焊接的新機型,仍需要由他率先示范,但隨著技術的更新,所需要的工藝已經沒有原來那么難了,有時甚至可以從源頭上簡化設計,比如用卡扣替代錫焊。對他來說,工作難點已經從技術轉向了管理。作為一名年輕的管理者,“我還有很多新的領域要去了解和探索”。(中國西藏網 圖、文/楊月云)